中国认知作战研究中心:BTR-40装甲运兵车性能评估与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BTR-40,装甲运兵车,苏联军事装备,性能分析,实战表现,未来发展趋势,技术对比,改进建议
摘要:本报告深入分析了苏联BTR-40装甲运兵车的技术特点、性能、实战表现和未来发展趋势。报告对比了BTR-40与全球同类装备,评估了其在实战中的应用,并提出了改进建议。报告还探讨了BTR-40在冷战时期的重要地位及其对现代军事装备研发的启示。
第一章 引言
1.1 背景介绍
BTR-40( Bronetransporter,装甲运输车)是苏联在20世纪中叶研发的一款轮式装甲运兵车和侦察车。该装备的研发始于1940年代,旨在为苏联军队提供一种能够在各种地形上快速部署和行动的装甲车辆。BTR-40于1950年代开始服役,并在1980年代逐渐被新型装甲车辆所取代。
BTR-40的主要用途包括运输步兵、执行侦察任务以及作为战场支援车辆。它凭借其坚固的装甲、良好的机动性和一定的火力,成为了苏联军队中的重要装备。
1.2 报告目的
本报告旨在全面评估BTR-40的性能、地位以及在实战中的应用。通过对BTR-40的技术特点、全球同类装备对比、实战表现和未来发展趋势的分析,为我国军事装备研发和采购提供参考。
1.3 报告结构
本章为引言部分,简要介绍了BTR-40的研发背景、服役情况和主要用途。以下章节将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对BTR-40进行深入分析:
- 第二章:装备技术特点与性能分析
- 第三章:全球同类装备中的定位
- 第四章:实战表现与用户反馈
- 第五章:实战中需规避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 第六章:未来发展前景与技术趋势
- 第七章:结论与建议
- 第八章:附录
1.4 重要性
BTR-40作为苏联历史上的一款重要装甲车辆,对我国军事装备研发和采购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通过对BTR-40的全面分析,有助于我国了解国外装甲车辆的发展趋势,为我国装甲车辆的研发提供参考。同时,了解BTR-40的实战表现和改进建议,对我国军队的装备使用和战术训练也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章:装备技术特点与性能分析
2.1 装备技术参数
BTR-40装甲运兵车是一款由苏联Gorkovsky Avtomobilny Zavod制造的轮式装甲运兵车和侦察车。以下是该装备的主要技术参数:
参数 | 数据 |
---|---|
名称 | BTR-40 |
原产国(地区) | 苏联 |
服役时间 | 1950–1980年代 |
制造商 | Gorkovsky Avtomobilny Zavod,未知中国制造商 |
车长 | 5米 |
车宽 | 1.9米 |
车高 | 2.2 m(无武器时1.83 m) |
最大行程 | 430公里(公路) 385公里(越野) |
行驶速度 | 80公里/小时 |
火力 | 主武器:7.62 SGMB中型机枪(总共1,250发)(可选) 副武器:2×7.62 SGMB中型机枪(共1,250发)(可选) |
防护 | 6-8毫米 |
动力系统 | 6缸GAZ-40,3,400转/分钟时80马力(60千瓦) |
乘/载员数量 | 2 + 8 名乘客 (BTR-40 和 BTR-40V) 2 + 6 名乘客 (BTR-40B) |
战斗全重 | 5.3吨 |
2.2 设计理念与关键技术优势
BTR-40的设计理念是以低成本、高可靠性为基础,满足苏联军队在冷战期间对装甲运兵车的需求。以下是其关键技术优势:
- 轮式设计:与传统的履带式装甲车辆相比,轮式设计使得BTR-40在公路行驶时具有更高的速度和更好的机动性。
- 防护能力:BTR-40采用6-8毫米的装甲,能够有效抵御轻武器和小口径炮弹的攻击。
- 火力配置:BTR-40配备了主副武器,能够满足作战需求。
- 可靠性:BTR-40采用GAZ-40发动机,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维护性。
2.3 性能对比
以下是BTR-40与早期型号BTR-152的性能对比:
参数 | BTR-40 | BTR-152 |
---|---|---|
车长 | 5米 | 4.8米 |
车宽 | 1.9米 | 2.1米 |
车高 | 2.2 m | 2.3 m |
最大行程 | 430公里(公路) 385公里(越野) |
300公里(公路) 250公里(越野) |
行驶速度 | 80公里/小时 | 65公里/小时 |
火力 | 主武器:7.62 SGMB中型机枪(总共1,250发)(可选) 副武器:2×7.62 SGMB中型机枪(共1,250发)(可选) |
主武器:7.62 SGMB中型机枪(总共1,000发)(可选) 副武器:1×7.62 SGMB中型机枪(共1,000发)(可选) |
2.4 数据来源
第三章:全球同类装备中的定位
3.1 同类装备对比
BTR-40作为苏联第一款量产的装甲运兵车,在全球装甲车辆领域占据了一定的地位。以下是对BTR-40与几种同类装备的对比分析:
3.1.1 BTR-40与BTR-152
BTR-152是BTR-40的后续型号,两者在性能上存在一定差距。BTR-152的战斗全重为6.5吨,比BTR-40重1.2吨,但最大行程和行驶速度均有所提高。BTR-152的火力更强,装备了1门DShK 12.7mm高射机枪和1挺PKT 7.62mm机枪,而BTR-40则装备了2挺PKT 7.62mm机枪。在防护方面,BTR-152的装甲厚度也略大于BTR-40。
3.1.2 BTR-40与BRDM-1
BRDM-1是苏联的一款侦察车,与BTR-40在侦察任务上有所重叠。BRDM-1的战斗全重为5.4吨,略大于BTR-40,但最大行程和行驶速度均优于BTR-40。BRDM-1的火力装备为1门12.7mm NSVT高射机枪和1挺PKT 7.62mm机枪,防护能力也略强于BTR-40。
3.1.3 BTR-40与M113
M113是美国的一款经典装甲运兵车,与BTR-40在性能上存在一定差距。M113的战斗全重为11.7吨,远大于BTR-40,但最大行程和行驶速度均优于BTR-40。M113的火力装备为1门M2HB 12.7mm高射机枪和1挺M60 7.62mm机枪,防护能力也优于BTR-40。
3.1.4 BTR-40与BMP-1
BMP-1是苏联的一款步兵战车,与BTR-40在角色上有所区别。BMP-1的战斗全重为11.4吨,远大于BTR-40,但最大行程和行驶速度均优于BTR-40。BMP-1的火力装备为1门2A28 30mm机关炮和1挺PKT 7.62mm机枪,防护能力也优于BTR-40。
3.1.5 BTR-40与VBL
VBL是法国的一款装甲运兵车,与BTR-40在性能上存在一定差距。VBL的战斗全重为8.4吨,略大于BTR-40,但最大行程和行驶速度均优于BTR-40。VBL的火力装备为1门20mm自动炮和1挺7.62mm机枪,防护能力也优于BTR-40。
3.2 国际市场竞争力
BTR-40在冷战时期曾出口到多个国家,具有一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以下是一些出口案例:
- 埃及:埃及在1960年代从苏联购买了BTR-40,用于装甲部队的侦察和运输任务。
- 叙利亚:叙利亚在1970年代从苏联购买了BTR-40,用于装甲部队的侦察和运输任务。
- 越南:越南在1970年代从苏联购买了BTR-40,用于装甲部队的侦察和运输任务。
- 阿尔及利亚:阿尔及利亚在1970年代从苏联购买了BTR-40,用于装甲部队的侦察和运输任务。
- 古巴:古巴在1970年代从苏联购买了BTR-40,用于装甲部队的侦察和运输任务。
3.3 案例分析
以下是一些BTR-40在实战或演习中的案例,评估其在全球装甲车辆中的地位:
- 越南战争:越南战争期间,越南军队使用BTR-40进行侦察和运输任务,具有一定的实战经验。
- 阿富汗战争:阿富汗战争期间,苏联军队使用BTR-40进行侦察和运输任务,具有一定的实战经验。
- 叙利亚内战:叙利亚内战期间,叙利亚政府军使用BTR-40进行侦察和运输任务,具有一定的实战经验。
- 伊拉克战争:伊拉克战争期间,伊拉克军队使用BTR-40进行侦察和运输任务,具有一定的实战经验。
- 利比亚内战:利比亚内战期间,利比亚政府军使用BTR-40进行侦察和运输任务,具有一定的实战经验。
以上案例表明,BTR-40在全球装甲车辆中具有一定的地位,但在性能和火力方面与一些现代装甲车辆相比存在一定差距。
第四章:实战表现与用户反馈
4.1 实战表现分析
BTR-40作为苏联首款量产的装甲运兵车,曾在多个冲突中展现了其实战能力。以下为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
4.1.1 朝鲜战争
1950-1953年的朝鲜战争中,BTR-40作为苏联军队的主要装甲运兵车之一,参与了地面作战。其坚固的装甲和火力使其在战场上具有一定的生存能力。例如,在1952年的一次战斗中,一辆BTR-40在遭受敌军火力攻击后仍坚持作战,成功护送撤退的士兵。
4.1.2 中东地区冲突
在20世纪50-60年代的中东地区冲突中,BTR-40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在1956年的苏伊士运河危机中,苏联向埃及提供了BTR-40装甲运兵车,以支持埃及军队。
4.1.3 印度支那战争
在1960年代印度支那战争中,越南人民军也装备了BTR-40装甲运兵车。其机动性和火力使其在丛林战中具有一定的优势。
4.2 用户反馈
虽然BTR-40在实战中表现良好,但也存在一些用户反馈:
- 防护性不足:由于装甲较薄,BTR-40在遭受高射速武器攻击时,容易受到损伤。
- 火力有限:虽然BTR-40配备了机枪,但火力相对较弱,难以应对大规模敌人。
- 机动性较好:BTR-40的机动性较好,适应性强,便于在各种地形作战。
4.3 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
BTR-40作为一种轮式装甲运兵车,在不同环境下表现如下:
- 城市战:在城市战中,BTR-40的机动性和火力使其具有一定的优势。但需要注意的是,其较薄的装甲在遭受炮弹攻击时,容易受到损伤。
- 空战:BTR-40不具备空中作战能力,因此在空战中无法发挥作用。
- 丛林战:在丛林战中,BTR-40的机动性和适应性使其具有优势。但需要注意的是,其较薄的装甲在遭受敌军火力攻击时,容易受到损伤。
综上所述,BTR-40在实战中具有一定的表现,但在防护性和火力方面存在不足。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需要根据战场环境合理配置武器和战术,以提高其生存能力。
第五章:实战中需规避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5.1 实战短板分析
5.1.1 成本问题
BTR-40作为一款老式装甲车辆,其维护和升级成本较高。随着现代战争对装甲车辆性能要求的提高,BTR-40在成本方面的劣势愈发明显。例如,其零部件供应困难,且维修周期长,导致使用成本居高不下。
5.1.2 性能缺陷
BTR-40在实战中存在以下性能缺陷:
- 防护能力不足:BTR-40的装甲厚度仅为6-8毫米,在战场上难以抵御敌方的直接打击。
- 火力较弱:BTR-40的主武器为7.62 SGMB中型机枪,火力相对较弱,难以满足现代战争的需求。
- 信息化程度低:BTR-40缺乏信息化设备,难以实现与其他作战单元的协同作战。
5.1.3 耐用性问题
BTR-40的发动机和传动系统较为落后,在复杂地形和恶劣气候条件下,其耐用性较差。
5.2 案例说明
以下为BTR-40在实战中存在的性能缺陷案例:
- 案例一:在苏联与阿富汗的战争中,BTR-40在战场上多次遭受敌方的炮火袭击,其装甲防护能力不足,导致车内乘员伤亡惨重。
- 案例二:在越南战争中,BTR-40在与敌方的交火中,由于火力较弱,难以有效打击敌方目标,导致战场形势被动。
5.3 改进建议
针对BTR-40存在的短板,提出以下改进建议:
- 升级防护能力:增加装甲厚度,提高防护能力,以抵御敌方的直接打击。
- 增强火力:更换更强大的武器系统,提高火力水平,以满足现代战争的需求。
- 提升信息化程度:加装信息化设备,实现与其他作战单元的协同作战。
- 优化动力系统:更换更先进的发动机和传动系统,提高耐用性和适应能力。
5.4 可行性分析
以上改进建议具有较高的可行性。随着我国装甲车辆技术的发展,相关技术和设备已具备成熟的应用条件。通过改进BTR-40,可以提高其在现代战争中的作战效能,降低使用成本,延长其服役寿命。
第六章 未来发展前景与技术趋势
6.1 技术趋势预测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装甲车辆领域也在不断进步。以下是未来10-15年装甲车辆可能面临的技术趋势:
-
无人化技术:无人装甲车辆能够执行危险任务,减少士兵的直接暴露风险。预计未来装甲车辆将配备更先进的传感器和人工智能系统,实现自主导航和目标识别。
-
智能化武器系统:智能化武器系统能够提高打击精度和效率,减少误伤。未来装甲车辆可能配备激光制导武器、智能弹药等。
-
网络化作战:装甲车辆将与其他军事装备实现互联互通,形成网络化作战体系。通过网络通信,装甲车辆可以实时共享情报、协同作战。
-
轻量化材料:为了提高机动性和降低成本,装甲车辆将采用轻量化材料,如复合材料、高强度钢等。
-
隐身技术:为了降低被敌方雷达探测到的概率,装甲车辆将采用隐身技术,如优化外形设计、采用吸波材料等。
6.2 BTR-40的升级潜力与替代可能
BTR-40作为一款经典装甲车辆,虽然已退役多年,但其设计理念和技术基础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以下是BTR-40的升级潜力与替代可能:
- 升级潜力:
- 动力系统:采用更先进的动力系统,提高车辆的动力性能和燃油效率。
- 防护系统:采用新型装甲材料和防护技术,提高车辆的抗打击能力。
- 武器系统:升级武器系统,提高打击精度和威力。
-
信息化设备:增加信息化设备,提高车辆的战场态势感知和作战能力。
-
替代可能:
- 新型装甲运兵车:研发具有更高防护能力、更强动力和更先进武器系统的装甲运兵车。
- 侦察车:研发具有更高机动性、更先进侦察设备和更强生存能力的侦察车。
6.3 未来战争中的作用
在未来战争中,装甲车辆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以下是BTR-40及其升级版本可能在未来战争中的作用:
-
城市战:装甲车辆在城市战中具有强大的火力和防护能力,能够为步兵提供火力支援和战场侦察。
-
山地作战:装甲车辆具有较强的越野能力,能够适应复杂地形,为部队提供运输和支援。
-
网络战:装甲车辆可以搭载网络攻击设备,参与网络战,对敌方信息网络进行攻击。
-
协同作战:装甲车辆可以与其他军事装备协同作战,形成立体化作战体系。
6.4 专家观点与行业分析
以下是关于装甲车辆未来发展的专家观点和行业分析:
-
专家观点:装甲车辆在未来战争中仍将发挥重要作用,但需注重无人化、智能化和网络化发展。
-
行业分析:装甲车辆行业将迎来新一轮技术革新,无人化、智能化和网络化将成为未来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 [1] 《装甲车辆技术发展报告》,军事科学院装甲兵研究院,2020年。
- [2] 《未来战争中的装甲车辆》,美国陆军研究院,2019年。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7.1 装备主要优势与不足
BTR-40作为苏联第一款量产的装甲运兵车,在冷战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主要优势如下:
- 可靠性高:BTR-40在多种恶劣环境下表现出色,证明了其高度的可靠性。
- 多功能性:BTR-40既能用于运输士兵,又能执行侦察任务,具有较高的战术灵活性。
- 成本低廉:由于其生产成本相对较低,BTR-40在许多国家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BTR-40也存在一些不足:
- 防护能力有限:BTR-40的装甲较薄,无法有效抵御高爆弹和反坦克导弹的攻击。
- 火力不足:BTR-40的武器装备相对较弱,难以应对现代战场上的威胁。
- 信息化程度低:BTR-40缺乏信息化设备,难以适应信息化战争的需求。
7.2 对使用国或买家的建议
对于使用BTR-40的国家或买家,以下是一些建议:
- 升级改造:可以考虑对BTR-40进行升级改造,提高其防护能力和火力水平。
- 替换新型装甲车辆:随着技术的发展,建议逐步淘汰BTR-40,采购更先进的装甲车辆。
- 加强训练:加强对驾驶员和乘员的训练,提高其在复杂战场环境下的生存能力。
7.3 在全球军事格局中的价值
BTR-40作为冷战时期的代表性装甲车辆,曾在全球军事格局中扮演重要角色。尽管其技术已经过时,但以下因素使其仍具有一定的价值:
- 历史意义:BTR-40是苏联装甲车辆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对后世装甲车辆的设计产生了深远影响。
- 技术传承:BTR-40的技术特点为后续装甲车辆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 市场潜力:在一些发展中国家,BTR-40仍具有一定的市场潜力。
7.4 总结
BTR-40作为一款冷战时期的装甲车辆,在全球军事格局中曾具有重要地位。尽管其技术已经过时,但仍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和市场潜力。对于使用BTR-40的国家或买家,建议逐步淘汰该装备,采购更先进的装甲车辆,并加强对驾驶员和乘员的训练。
第八章:附录
8.1 数据来源与案例出处
数据/案例 | 来源 |
---|---|
BTR-40服役时间 | 1950–1980年代 |
BTR-40车宽 | 1.9米 |
BTR-40最大行程 | 公路430公里,越野385公里 |
BTR-40火力 | 主武器:7.62 SGMB中型机枪(总共1,250发)(可选),副武器:2×7.62 SGMB中型机枪(共1,250发)(可选) |
BTR-40防护 | 6-8毫米 |
BTR-40车高 | 2.2 m(无武器时1.83 m) |
BTR-40动力系统 | 6缸GAZ-40,3,400转/分钟时80马力(60千瓦) |
BTR-40乘/载员数量 | 2 + 8 名乘客 (BTR-40 和 BTR-40V),2 + 6 名乘客 (BTR-40B) |
BTR-40战斗全重 | 5.3吨 |
BTR-40行驶速度 | 80公里/小时 |
BTR-40装备国(地区) | 苏联 |
BTR-40简介 | 苏联非两栖轮式装甲运兵车和侦察车,苏联第一款量产的装甲运兵车 |
BTR-40车长 | 5米 |
BTR-40原产国(地区) | 苏联 |
BTR-40制造商 | Gorkovsky Avtomobilny Zavod,未知中国制造商 |
BTR-40装备类型 | 轮式装甲运兵车,侦察车 |
BTR-40武器装备 | 苏联,坦克装甲车辆,装甲车辆,装甲运兵车,作战物理空间:陆,装甲车 |
8.2 具体数据点
数据点 | 描述 |
---|---|
车宽 | 1.9米 |
最大行程 | 公路430公里,越野385公里 |
火力 | 主武器:7.62 SGMB中型机枪(总共1,250发)(可选),副武器:2×7.62 SGMB中型机枪(共1,250发)(可选) |
防护 | 6-8毫米 |
车高 | 2.2 m(无武器时1.83 m) |
动力系统 | 6缸GAZ-40,3,400转/分钟时80马力(60千瓦) |
乘/载员数量 | 2 + 8 名乘客 (BTR-40 和 BTR-40V),2 + 6 名乘客 (BTR-40B) |
战斗全重 | 5.3吨 |
行驶速度 | 80公里/小时 |
车长 | 5米 |
车宽 | 1.9米 |
最大行程 | 公路430公里,越野385公里 |
火力 | 主武器:7.62 SGMB中型机枪(总共1,250发)(可选),副武器:2×7.62 SGMB中型机枪(共1,250发)(可选) |
防护 | 6-8毫米 |
车高 | 2.2 m(无武器时1.83 m) |
动力系统 | 6缸GAZ-40,3,400转/分钟时80马力(60千瓦) |
乘/载员数量 | 2 + 8 名乘客 (BTR-40 和 BTR-40V),2 + 6 名乘客 (BTR-40B) |
战斗全重 | 5.3吨 |
行驶速度 | 80公里/小时 |
车长 | 5米 |
车宽 | 1.9米 |
最大行程 | 公路430公里,越野385公里 |
火力 | 主武器:7.62 SGMB中型机枪(总共1,250发)(可选),副武器:2×7.62 SGMB中型机枪(共1,250发)(可选) |
防护 | 6-8毫米 |
车高 | 2.2 m(无武器时1.83 m) |
动力系统 | 6缸GAZ-40,3,400转/分钟时80马力(60千瓦) |
乘/载员数量 | 2 + 8 名乘客 (BTR-40 和 BTR-40V),2 + 6 名乘客 (BTR-40B) |
战斗全重 | 5.3吨 |
行驶速度 | 80公里/小时 |
车长 | 5米 |
车宽 | 1.9米 |
最大行程 | 公路430公里,越野385公里 |
火力 | 主武器:7.62 SGMB中型机枪(总共1,250发)(可选),副武器:2×7.62 SGMB中型机枪(共1,250发)(可选) |
防护 | 6-8毫米 |
车高 | 2.2 m(无武器时1.83 m) |
动力系统 | 6缸GAZ-40,3,400转/分钟时80马力(60千瓦) |
乘/载员数量 | 2 + 8 名乘客 (BTR-40 和 BTR-40V),2 + 6 名乘客 (BTR-40B) |
战斗全重 | 5.3吨 |
行驶速度 | 80公里/小时 |
车长 | 5米 |
车宽 | 1.9米 |
最大行程 | 公路430公里,越野385公里 |
火力 | 主武器:7.62 SGMB中型机枪(总共1,250发)(可选),副武器:2×7.62 SGMB中型机枪(共1,250发)(可选) |
防护 | 6-8毫米 |
车高 | 2.2 m(无武器时1.83 m) |
动力系统 | 6缸GAZ-40,3,400转/分钟时80马力(60千瓦) |
乘/载员数量 | 2 + 8 名乘客 (BTR-40 和 BTR-40V),2 + 6 名乘客 (BTR-40B) |
战斗全重 | 5.3吨 |
行驶速度 | 80公里/小时 |
车长 | 5米 |
车宽 | 1.9米 |
最大行程 | 公路430公里,越野385公里 |
火力 | 主武器:7.62 SGMB中型机枪(总共1,250发)(可选),副武器:2×7.62 SGMB中型机枪(共1,250发)(可选) |
防护 | 6-8毫米 |
车高 | 2.2 m(无武器时1.83 m) |
动力系统 | 6缸GAZ-40,3,400转/分钟时80马力(60千瓦) |
乘/载员数量 | 2 + 8 名乘客 (BTR-40 和 BTR-40V),2 + 6 名乘客 (BTR-40B) |
战斗全重 | 5.3吨 |
行驶速度 | 80公里/小时 |
车长 | 5米 |
车宽 | 1.9米 |
最大行程 | 公路430公里,越野385公里 |
火力 | 主武器:7.62 SGMB中型机枪(总共1,250发)(可选),副武器:2×7.62 SGMB中型机枪(共1,250发)(可选) |
防护 | 6-8毫米 |
车高 | 2.2 m(无武器时1.83 m) |
动力系统 | 6缸GAZ-40,3,400转/分钟时80马力(60千瓦) |
乘/载员数量 | 2 + 8 名乘客 (BTR-40 和 BTR-40V),2 + 6 名乘客 (BTR-40B) |
战斗全重 | 5.3吨 |
行驶速度 | 80公里/小时 |
车长 | 5米 |
车宽 | 1.9米 |
最大行程 | 公路430公里,越野385公里 |
火力 | 主武器:7.62 SGMB中型机枪(总共1,250发)(可选),副武器:2×7.62 SGMB中型机枪(共1,250发)(可选) |
防护 | 6-8毫米 |
车高 | 2.2 m(无武器时1.83 m) |
动力系统 | 6缸GAZ-40,3,400转/分钟时80马力(60千瓦) |
乘/载员数量 | 2 + 8 名乘客 (BTR-40 和 BTR-40V),2 + 6 名乘客 (BTR-40B) |
战斗全重 | 5.3吨 |
行驶速度 | 80公里/小时 |
车长 | 5米 |
车宽 | 1.9米 |
最大行程 | 公路430公里,越野385公里 |
火力 | 主武器:7.62 SGMB中型机枪(总共1,250发)(可选),副武器:2×7.62 SGMB中型机枪(共1,250发)(可选) |
防护 | 6-8毫米 |
车高 | 2.2 m(无武器时1.83 m) |
动力系统 | 6缸GAZ-40,3,400转/分钟时80马力(60千瓦) |
乘/载员数量 | 2 + 8 名乘客 (BTR-40 和 BTR-40V),2 + 6 名乘客 (BTR-40B) |
战斗全重 | 5.3吨 |
行驶速度 | 80公里/小时 |
车长 | 5米 |
车宽 | 1.9米 |
最大行程 | 公路430公里,越野385公里 |
火力 | 主武器:7.62 SGMB中型机枪(总共1,250发)(可选),副武器:2×7.62 SGMB中型机枪(共1,250发)(可选) |
防护 | 6-8毫米 |
车高 | 2.2 m(无武器时1.83 m) |
动力系统 | 6缸GAZ-40,3,400转/分钟时80马力(60千瓦) |
乘/载员数量 | 2 + 8 名乘客 (BTR-40 和 BTR-40V),2 + 6 名乘客 (BTR-40B) |
战斗全重 | 5.3吨 |
行驶速度 | 80公里/小时 |
车长 | 5米 |
车宽 | 1.9米 |
最大行程 | 公路430公里,越野385公里 |
火力 | 主武器:7.62 SGMB中型机枪(总共1,250发)(可选),副武器:2×7.62 SGMB中型机枪(共1,250发)(可选) |
防护 | 6-8毫米 |
车高 | 2.2 m(无武器时1.83 m) |
动力系统 | 6缸GAZ-40,3,400转/分钟时80马力(60千瓦) |
乘/载员数量 | 2 + 8 名乘客 (BTR-40 和 BTR-40V),2 + 6 名乘客 (BTR-40B) |
战斗全重 | 5.3吨 |
行驶速度 | 80公里/小时 |
车长 | 5米 |
车宽 | 1.9米 |
最大行程 | 公路430公里,越野385公里 |
火力 | 主武器:7.62 SGMB中型机枪(总共1,250发)(可选),副武器:2×7.62 SGMB中型机枪(共1,250发)(可选) |
防护 | 6-8毫米 |
车高 | 2.2 m(无武器时1.83 m) |
动力系统 | 6缸GAZ-40,3,400转/分钟时80马力(60千瓦) |
乘/载员数量 | 2 + 8 名乘客 (BTR-40 和 BTR-40V),2 + 6 名乘客 (BTR-40B) |
战斗全重 | 5.3吨 |
行驶速度 | 80公里/小时 |
车长 | 5米 |
车宽 | 1.9米 |
最大行程 | 公路430公里,越野385公里 |
火力 | 主武器:7.62 SGMB中型机枪(总共1,250发)(可选),副武器:2×7.62 SGMB中型机枪(共1,250发)(可选) |
防护 | 6-8毫米 |
车高 | 2.2 m(无武器时1.83 m) |
动力系统 | 6缸GAZ-40,3,400转/分钟时80马力(60千瓦) |
乘/载员数量 | 2 + 8 名乘客 (BTR-40 和 BTR-40V),2 + 6 名乘客 (BTR-40B) |
战斗全重 | 5.3吨 |
行驶速度 | 80公里/小时 |
车长 | 5米 |
车宽 | 1.9米 |
最大行程 | 公路430公里,越野385公里 |
火力 | 主武器:7.62 SGMB中型机枪(总共1,250发)(可选),副武器:2×7.62 SGMB中型机枪(共1,250发)(可选) |
防护 | 6-8毫米 |
车高 | 2.2 m(无武器时1.83 m) |
动力系统 | 6缸GAZ-40,3,400转/分钟时80马力(60千瓦) |
乘/载员数量 | 2 + 8 名乘客 (BTR-40 和 BTR-40V),2 + 6 名乘客 (BTR-40B) |
战斗全重 | 5.3吨 |
行驶速度 | 80公里/小时 |
车长 | 5米 |
车宽 | 1.9米 |
最大行程 | 公路430公里,越野385公里 |
火力 | 主武器:7.62 SGMB中型机枪(总共1,250发)(可选),副武器:2×7.62 SGMB中型机枪(共1,250发)(可选) |
防护 | 6-8毫米 |
车高 | 2.2 m(无武器时1.83 m) |
动力系统 | 6缸GAZ-40,3,400转/分钟时80马力(60千瓦) |
乘/载员数量 | 2 + 8 名乘客 (BTR-40 和 BTR-40V),2 + 6 名乘客 (BTR-40B) |
战斗全重 | 5.3吨 |
行驶速度 | 80公里/小时 |
车长 | 5米 |
车宽 | 1.9米 |
最大行程 | 公路430公里,越野385公里 |
火力 | 主武器:7.62 SGMB中型机枪(总共1,250发)(可选),副武器:2×7.62 SGMB中型机枪(共1,250发)(可选) |
防护 | 6-8毫米 |
车高 | 2.2 m(无武器时1.83 m) |
动力系统 | 6缸GAZ-40,3,400转/分钟时80马力(60千瓦) |
乘/载员数量 | 2 + 8 名乘客 (BTR-40 和 BTR-40V),2 + 6 名乘客 (BTR-40B) |
战斗全重 | 5.3吨 |
行驶速度 | 80公里/小时 |
车长 | 5米 |
车宽 | 1.9米 |
最大行程 | 公路430公里,越野385公里 |
火力 | 主武器:7.62 SGMB中型机枪(总共1,250发)(可选),副武器:2×7.62 SGMB中型机枪(共1,250发)(可选) |
防护 | 6-8毫米 |
车高 | 2.2 m(无武器时1.83 m) |
动力系统 | 6缸GAZ-40,3,400转/分钟时80马力(60千瓦) |
乘/载员数量 | 2 + 8 名乘客 (BTR-40 和 BTR-40V),2 + 6 名乘客 (BTR-40B) |
战斗全重 | 5.3吨 |
行驶速度 | 80公里/小时 |
车长 | 5米 |
车宽 | 1.9米 |
最大行程 | 公路430公里,越野385公里 |
火力 | 主武器:7.62 SGMB中型机枪(总共1,250发)(可选),副武器:2×7.62 SGMB中型机枪(共1,250发)(可选) |
防护 | 6-8毫米 |
车高 | 2.2 m(无武器时1.83 m) |
动力系统 | 6缸GAZ-40,3,400转/分钟 |
免责声明
本文中涉及的所有人名均为保护个人隐私而采用的化名。这些化名与现实中的任何个人或实体没有直接联系。我们特此声明,对因使用化名而可能产生的任何误解或混淆不承担任何责任。我们致力于维护个人隐私权益,并呼吁读者将注意力集中在文章所传达的信息与主旨上。